看《河边的错误》执着于“追凶”你就输了
电影《河边的错误》放映结束,许多观众陷入了错愕与茫然。笔者所在的影厅里,面对戛然而止的结尾,有人窃窃私语:这就结束了?他们甚至在片尾字幕结束后仍迟迟不愿起身离开,可能是还未从剧情的重重疑雾中走出来,亟须一个清晰的真相。显然,《河边的错误》并不是一部容易理解、可以被归类的电影,它有一定的观影门槛。余华原著的光环,加上魏书钧独特的文艺片趣味,令影片呈现出别样的迷人风格。
影片的开场,是一场雨中的猫鼠游戏。扮演警察的孩子一路追逐,认真地缉捕“凶手”。当他志在必得地推开一道门,门外却是残壁断垣,穷途末路。此刻,孩子的视线与楼下主人公马哲的身影形成了交错。
这一幕是整部影片的浓缩,也是主人公马哲命运困境的隐喻。它提醒着我们,《河边的错误》虽然披着悬疑犯罪片的外衣,却是一部有着显著的自我解构色彩的自反式电影。
侦探类文艺作品的主角,往往是充满理性的现代主体,依赖强有力的逻辑去抽丝剥茧、寻绎线年代的先锋小说,余华的原著《河边的错误》以侦探叙事来拆解侦探小说,进而解构其中的理性与秩序,去发掘人生与世界的荒谬底色。
电影《河边的错误》虽然在情节上多有更改,但基本保持了原著的叙事路径与内在气质。如果按照类型片的欣赏习惯,就不免会陷入创作者所设置的叙事陷阱。越是执着地辨别凶手、揣测动机、拼接真相,破解原本没有谜底的谜题,就越是正中创作者的下怀。影片所要凸显的,恰恰是一种非理性、不确定性与反常性。
影片自反性的另一点,体现在对于电影艺术本身的观照。片中,废弃的电影院被挪用为派出所的办公场所,这一颇具荒诞意味的设定可谓十分巧妙。原著中并没有这一情节,影片此举延续了魏书钧在《永安镇故事集》等前作中对于“元电影”的迷恋,同时也将影院空间与主人公的心理状况与身份处境进行了勾连。
作为主导侦破的刑警队长,马哲在案件中扮演了导演/观者的双重角色。在电影院这个混淆真实与虚幻的造梦机器与认同装置中,马哲窥探着别人的命运,也索解着自己的内心。他在影院里进入的那一场离奇幻梦,如同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镜像一样,是一个典型的精神分析意义上的自我凝视与认同建构。
电影院这一废墟空间与主人公马哲的另一方面的勾连,在于确认了他的边缘人身份。片中,坠落在地的影院招牌与燃烧的摄影机固然可以解读出“电影已死”“艺术终结”等含义,但更直接的作用是为人物的命运营造了一种无常而奇诡的氛围。
马哲显然是一个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的人物。在派出所里,他不善于曲意逢迎,严肃而缄默,笨拙而孤独。一身皮衣与他人整齐的着装相比,像是无法融入集体的异类。相较好大喜功、看重集体荣誉的所长,他更在意案件的真相。
在家中,耽于工作的他算不上合格的丈夫。在怀孕而敏感多思的妻子面前,他缺乏应有的情感关怀。片中有这样一幕显示出创作者的影像巧思:在因胎儿的智商问题陷入分歧后,马哲与妻子回到家中,二人无论怎样在狭小的空间里移动,始终被画面分割在不同的画框中。影片以这种分割式构图,暗示二人之间难以弥合的情感裂隙。
马哲的悲剧性命运在于,在这场连环杀人案中,他遇到了一群似乎与自己一样被主流社会所压抑的同类:年迈的幺四婆婆与疯子之间,有着难以启齿的情感关系;说真话的孩子不被相信与理解,并最终死于天真与好奇;王宏与钱玲无法冲破世俗伦理的界限,只能活在月亮的背面,徘徊于诗歌的世界里;曾因流氓罪被判入狱的许亮,实际上是热爱扮装的性少数者。他们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都是无法与世界兼容的“异类”。时代的河道不允许逆流与波澜,而他们是河边需要被修正的错误。
马哲自信地认为自己可以顺利地破获案件,却不料一步步地陷入命运的深渊。中途,他也曾试图从案件中抽身而出。于是,他穿起与许亮款式相仿的男装,想要混迹在日常烟火里,做一个等待妻子下班、为妻子下厨的好男人,却发现为时已晚。饭后的甜蜜时刻与墙上完好无缺的拼图提醒着观众,一切只是大梦一场。
影片一开始所引用的加缪的文句“人理解不了命运,因此我装扮成了命运,我换上了诸神那副糊涂又高深莫测的面孔”,早已给马哲划定了存在主义式的结局。他似乎别无他途,只能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杀死疯子,成为疯子。
与许多文艺作品中的“疯癫”意象一样,《河边的错误》中的疯子形象也有着明显的象征意味。由于创作者的有意留白,影片展现出充分的多义与暧昧,观者可以从中读出多样的意涵。显然,影片可以视为一则观照“疯癫与文明”这一宏大议题的寓言文本。
原著《河边的错误》写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始终觉得,这篇象征意味浓郁的小说有着对当代历史创伤的回望与反思,揭示出大时代对于个体的压抑与遮蔽。只不过现代主义修辞所带来的多义性成为一种障眼法,当然也是一种保护壳。
电影《河边的错误》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90年代,并不影响影片的指涉意味与寓言色彩。影片通过马哲走向疯癫的命运,为我们揭示出世界的荒诞本质与非理性面目。如果仔细体会,影片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双重结局。第一重结局是马哲杀死疯子,陷入疯癫,随后其乐融融的颁奖环节与家庭段落皆出自他疯癫后的幻觉。另一重结局则是马哲的确因杀死疯子而获得奖励,事业与家庭重回正轨。但在第二重结局中,新生儿水中玩耍的场景暗示着疯癫的循环与延续。无论哪一种结局,疯癫都是最后的真相。
影片同时也揭示出,正常与反常、主流与非主流、疯癫与理性的对立,往往是被社会权力所建构出来的。片尾,马哲身着警服上台领奖,这是他片中为数不多的脱下皮衣的时刻。然而这一段落中,马哲空洞的眼神提醒着我们,他褪下了皮衣、融入了集体、回归了理性,但也失去了真正的自我。或许,正如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所写的那样:疯癫有时往往比理性更接近于幸福和真理,比理性更接近于理性。(李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