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讲华语的国家和地区建议给“癫痫”改名
人民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王鹏)在今年6月28日第二届“国际癫痫关爱日”前夕,中国抗癫痫协会会长李世绰介绍,今年的主题为“重塑尊严、回归社会”,一些讲华语的国家和地区有这样一项动议:建议给“癫痫”改名。
在民间,人们习惯把癫痫叫“羊癫风”、“猪婆风”等等,在其它说华语的国家和地区,癫痫也有多个“别名”。如在马来西亚、泰国的当地方言中,癫痫同样和猪、羊等动物联系在一起;这使癫痫病本身就被社会贬低了许多级。受传统医学的影响,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癫”与“狂”意思相近,从而使癫痫病人被误认为“疯症”。调查发现,癫痫病人及其亲属,90%左右有“羞耻感”,“癫痫”这个名字本身对患者带来的偏见,引起众多癫痫学工作者的关切。
为了纠正癫痫病患者自身的“羞耻感”和“自卑感”,纠正社会上人们对癫痫病的错误认识及对癫痫病人的偏见与歧视,华语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癫痫学工作者和相关社会团体提出,不妨给“癫痫”改个名字。在我国厦门举行的第7届亚洲大洋洲地区癫痫大会上,决定成立一个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组成的工作组来推动这项工作。
说到给一种病“起名”,我们立即想到了“艾滋病”。它的中文原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当时认识的“病因”为男性同性恋传播。为了简化名称,后来根据其英文字头缩写(AIDS)称之为“爱死病”、“爱滋病”,但考虑到保护病人的隐私和名誉,最后定名为艾滋病。整个定名过程也就一两年。以此来说,改掉一种病的名字并不难。只要理由充分、公众认可、权威机构批准就可以办到。当然,癫痫与艾滋病有不同之处,后者为人类认识只有几十年历史,癫痫却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改起来似乎不容易。但是,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看它的根据、理由和目的的合理性,然后要看它的可行性,最后则要选择适当的步骤和方法。
“癫痫”改个什么名字呢?我国香港一些著名学者和官员,曾建议改掉“癫”字,称为“脑痫症”;中国内地一些专科医生在实践中,将“癫痫”简写为“DX”,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后者还可以“演变”为“递息病”,就字面说,这个名字既避免了“癫痫”造成的诟病,又接近该疾病本身的实质——脑内(电)信息传递的障碍;我国台湾有的学者还干脆用英语“癫痫”的音译,称之为“艾比利斯”病……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积极推动之中。
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吴立文教授介绍,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复、发作性和短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癫痫患者约5000万人,4000万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约有900多万癫痫患者,其中600万病人每年仍有发作,而且每年还会出现40万新发病例。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痴呆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老年人群中癫癎发病率已出现上升的趋势。
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癫痫的医疗负担达113亿元。癫痫患者除医疗费用外,失业、早死、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也给家庭成员增加负担,给社会增加的负担等间接经济损失远远大于患者的医疗费用,现有文献估计癫痫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是医疗费用的4倍。因此,癫痫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00亿。
李世绰会长介绍,癫痫并非不治之症,各国临床研究表明,新诊断的癫痫病人,如果接受规范、合理的抗癫痫药物治疗,70%~80%患者的发作是可以控制的,其中60%~70%的病人经2~5年的治疗可以停药。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们对癫痫缺乏正确认识以及医疗资源匮乏,大多数癫痫患者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存在很大的“治疗缺口”。我国活动性癫痫患者的治疗缺口达63%。据此估算,我国大约有400万左右活动性癫痫患者没有得到合理、正规的治疗。这是一个应当引起卫生行政部门、广大医务工作者乃至广大患者及其亲属重视的严重问题。